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205章無奈與堅守

關燈
第1205章 無奈與堅守

目前已經掌握的信息對人類極為不利,腋目人口在一億兩千至四千萬,其中約一億一千萬人在東北半球,兩千萬在占領下的西北半球,而中原人口,保守估計三億到三億五千萬,而且還占著幾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。

即便加上西蠻三夷、金雪狄,南半球的人類也就四億兩三千萬,最多不超過四億五千萬,尼爾科科族的幾百萬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
按三比一的傷亡消耗,人類目前還經不起損耗,即便腋目生育緩慢,人類至少需要十二億人才勉強能維持傷亡帶來的人口損失。

南下入侵的腋目兵力高峰時超過了一百五十萬人,其中約五十萬人在最近三年間被聯軍殲滅和俘虜,盤踞在長孫半島的兵力不足百萬,考慮到其他傷亡和減員,也就九十餘萬,但他們會增援,這個數據並不可靠。

長孫國土不計南方面積,僅半島中北部國土面積超過三百萬平方公裏,如果把當地人類全殺光,一百多萬兵力守著三百多萬平方公裏的熱帶雨林,平均三平方公裏一個腋目人,根本顧不過來,更何況現在還有大量人類被困在半島中間的數個郡。

考慮到其裝備、運力、航程、速率,保守估計,今年底長孫半島的敵兵還會恢覆到一百一十萬,明年上半年再度恢覆到一百三十萬,他們每年增兵兩次,因此必須消耗大於輸入才能有效遏制他們。

其一點二三億的人口,按人類的社會和百分之十的動員率,全面戰爭下,至少能征一千兩百萬男性參戰,如果工業規模和工業化率高,百分之二十的動員率也有可能,這個規模和烈度的對抗,是人類無法承受的。

當然,這僅僅只是理論上,其一點三億的人口規模不足以保障一千兩百萬人口的作戰消耗,而南半球距離其本土東北半球太遠,南征供應一百五六十萬人已經是他們目前供應量的極限,但他們本土還有兵力可以不斷補充南下的損失。

目前制約他們南下輸送更多兵力的障礙的主要有三點,第一是運力不夠,其目前處於木質戰船和鋼鐵戰船過渡期,船廠、船塢的改造和技工培養需要一個周期,也需要工業資源騰挪生產消耗工時。

所以即便所有傳統船塢全部生產鐵甲船,也需要很長的一段積累周期。更何況如果大量擊沈木質船舶,他們的運力驟減,將嚴重影響南征的運輸補給。

第二,他們內部有不可調和的矛盾,南下遠征的方面軍群都是臨時組建的編制,服從聯盟最高指揮部,而其本土依然提防非常嚴密,也各懷鬼胎。因為通信上的制約,遠征軍受指揮部影響更大,受本土母國影響較小。

加之南征軍統一由不同邦國聯盟組建軍團,這種矛盾要小得多。

最後,他們的工業規模和工業制造人口雖然很大,但分布在十五個邦國四個聯盟,工業產能分散,無法統一協調,整合分配產能,所以工業效率與工業規模不匹配,削弱了其工業整合能力。【註1】

鹹國目前集中了全部輕重工業和化工,今後的產能擴張都在本土進行,資本也向一個地區匯集,技術途徑和理念發展都領先其一代甚至兩代,十分利於統籌協調工業產能和資金率,這是目前的最大有利因素。

翌日,百裏燕繼續約談克洛斯,談話持續了四天,克洛斯的頑固不化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,如何也無法說服他與人類合作,百裏燕只得將其繼續關押在監獄。

而與此同時,津鄴、翠城兩次戰鬥確實讓諸侯產生了錯覺,巨大的傷亡和沈重的經濟負擔,迫使諸侯開始考慮和談的可能。天子親自出面提議,希望在正月裏舉行諸侯大會,談論下一步的作戰。

然名為討論作戰,實為串聯了諸侯給未來格局定調,即便要打,也是以打促談。

時間轉眼到了歲末年關,鹹軍陸續從梁國撤兵,禦客主力修整補充後移防至梁國,接管了鹹軍修築的要塞和防禦工事。

十二月十七,公良修過府,就是戰是和向百裏燕問底。

“翠城、津鄴兩戰我國傷亡雖少,但衛國之鑒令諸侯心生懼意,我王也擔心戰事彌久而加重負擔,如今諸侯大會在即,你可否給我一個明確的底細,這仗還要打多久,傷亡多少將士。”

“如我說需要打五十年,兄可信。”

公良修立時嚴肅起來,他說:

“兩年前你信誓旦旦五年可破敵,為何現在又說五十年。”

“五年是將腋目逐出中原大陸,但現在諸侯會盟決心動搖,久拖不決,他們將造更多的船,運更多的援軍,所以繼續這般畏懼不前,後果只能是更加險惡。”

“那你給我一個底,倒底要幾年才能將其逐出長孫。”

“三年,只要三年。但勢必要付出慘烈傷亡。蓉城之戰歷時一年,殲滅其小三十萬人,聯軍傷亡六十餘萬。如此推算,北伐至少要打四個蓉城規模戰役,傷亡二百五十萬人,若考慮北方炎熱水土不服,腋目不斷增員,保守也要傷亡三百萬人以上,因此需準備兵力七百萬才能取得絕對勝利。”

“七百萬!”公良修大驚失色,他忙說:“而今諸侯各國拼湊起來也湊不到五百萬,你要七百萬眾北伐,何來如此多兵將,戰後諸侯豈不亡國。”

“那也沒辦法,多等一日,他們的援兵就源源不斷在北方登陸,若不能將其逐出陸地,在海上阻擊,便無法修生養息。而且此番即便將其逐出中原,也僅僅是逐走,無法根本消除威脅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,中原都將面臨空前威脅。

非是我野心膨脹,如今情勢逼人,諸侯繼續如此四分五裂各自為政,亡國滅種只是時間問題。”

公良修臉色難看,沈默了許久說:

“若是諸侯不再發兵,你又打算如何?”

“既然諸侯不顧天下大義,不顧中原安危,那從今往後,我鹹國不再提供槍炮彈藥,任憑諸侯自身自滅。”

“你當真心狠手辣做得出來。”

“我鹹國尚且自身難保,還豈能顧得他人。且天子目光短淺,聽信讒言,我看,已是無藥可救。”

“可你怎不替諸侯想想,數百萬人傷亡,豈能承受。”

“常言道,覆巢之下安有完卵,如今是亡國滅種,種都沒了,豈還有命乎!”

百裏燕當然也不想傷亡幾百萬人,打一場最終沒有解決問題的戰爭,但現在條件就只有這麽多,可供選擇的選項和餘地極為有限,除了人命,他沒有更好的資源能解決目前的困境。

無論諸侯能否承受,現在的損失是為了將來更長遠的利益,但可惜諸侯鼠目寸光,這場戰爭顯然已經無法持久繼續了。

“說了這麽多,公良兄該告訴我,志王是何打算了吧?”

“我也不瞞你,只要諸侯出兵,我國繼續出兵,如若諸侯不再出兵,我王也不出兵。”

“那我國算諸侯嗎。”

“你鹹國雖強,兵力尚可,卻不足以與我國獨自北伐,若無諸侯聯兵,實難贏得北伐。”

“那好吧……請公良兄轉呈志王,我國理解其選擇,但也希望志國能念及中原大義,與我國共同進退。”

“我盡力吧。”

公良修離開不久,百裏燕連夜進宮向鹹王當面陳述志國態度,由於諸侯離心離德,期望和談言論日盛,鹹王對志國態度非常不滿。

“大王的心情臣能力理解,但眼下諸侯受累於國內經濟與傷亡,已無心繼續作戰。而且長孫目前已經喪失繼續抵抗意志,全國奔潰只是時間問題。長孫也不希望繼續再戰,和談解決目前爭端,符合多數諸侯的利益。”

“這些寡人當然知道,但寡人更清楚這些畜生不會放過我國,更何況我國居於海邊,日後有戰,我國首當其沖,讓寡人如何心安。司農大人,可否有辦法再令諸侯協力北伐?”

“以目前我國狀況,除非給以重金與工業建設,否則難以調動諸侯積極性。但若如此,將嚴重削弱我國目前的國力。因此眼下的窘境是工業和軍事資源有限,無法滿足所有諸侯的胃口。

而諸侯一味寄希望於消耗我國實力與腋目血拼,好戰後遏制我國,如此不僅無法解決目前的困局,還將給未來三十到五十年內帶來巨大禍患。

臣以為,如若接下來諸侯寄希望於和談,目前能做的是盡可能邊打邊談。而我國應該聯合志國和其他諸侯單獨在東線北伐,攻取戰略要津,打通被圍困的長孫郡縣,獲取人口和經濟資源,同時在海上進行決戰。”

“海上?海上決戰能有多大把握。”

“我國目前有萬石、兩萬石戰船近五百餘艘,全部包鐵,一部分已安裝有內燃機與魚雷發射具,另有魚雷快艇一百五十餘艘,若主動尋找戰機,定能重創其東線海軍。

臣不求取得海上優勢,只求摧毀其更多戰船。”

“這是為何,摧毀其船,其大可再造就是了,這有何用。”

“大王此言不錯,但大王可曾想過,腋目為將北半球兵力運往南半球,動用了兩三千艘軍艦與貨船,這些船只不是一日造出,而是日積月累幾十年積累生產。

退一步說,為支持南下侵略,其調集了多數船只用於侵略,對其自生國內漕運、海運與貨運已經產生重大影響,若能大幅削弱其海上運力,便能遏制其繼續增兵規模。

同時我國再從陸地對其打擊,減少其援兵的同時,其在陸地兵力減少,如此即便和談,也能談出一個相對有利的結果。

以便日後爭取更多的時間,加緊國內建設,為將來更廣泛的戰爭做準備。”

“司農的意思是,要寡人停戰?”

“臣也不想停戰,但目前諸侯都已負擔不起戰爭帶來的巨大開支,加之梁國暗中攛掇,屆時諸侯無意再戰,我國執意要戰,結果只能是諸侯各懷鬼胎不尊號令,萬一出現重大失敗,梁國大可將責任推給我國。”

“那司農倒底是何意?”

“臣以為,戰爭打了七年,中原元氣大傷,腋目應該也快撐不住,因此此時提出停戰和談,他們應該也有此意願。但其絕不會善罷甘休,輕易吐出長孫國土。

因此臣認為,應該團結個別諸侯,在東線陸地與海上發動幾次戰役,打出一個對我國有利的局面,爭取五到八年的,甚至十年的停戰空間,然後再接著打。”

“那豈不是沒完沒了了。”

“是的,但卻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。不過大王請放心,十年內,鹹國必有重器可用。”

“聽司農大人的意思,莫非鑰熱爆彈已成。”

“這倒沒有,臣正在著手研發更新式的戰車、艦船和能在天上飛的機器,三到四年可見結果,五到七年能大量生產裝備我軍,屆時等著腋目的將是我國的鋼鐵洪流和天上的大炮。”

【註1】工業生產資源越分散,效率相對越低,因為生產企業與生產企業之間的運輸距離增加,國家與國家的政治不信任加劇了工業整合,同時資本投資也會分散,戰爭動員效率也更低。

就好比是流水生產線,規模越大,效率越高。但如果流水線每個工人單獨完成所有工種工作,這種效率顯然是低下的。

當然,這種比喻也許不恰當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